開放鄭州?會客德企——2023中德汽車大會鄭州會客廳活動成功舉辦
文章來源: | 文章類型: 內容分類: |
10月20日下午,以“開放鄭州?會客德企”為主題的2023中德汽車大會(鄭州)成功舉辦。大會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河南省商務廳、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活動分為“開幕式”和“會客廳”兩部分,通過項目路演、對接洽談、展覽展示、政策咨詢等多種形式,促進德國團組企業與鄭州本地企業對接交流,共同探討中德汽車產業鏈合作新機遇。
在開幕式環節,鄭州市市長何雄首先致辭,他講到,鄭州市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錨定打造萬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標,通過“抓項目、建平臺、創環境、育鏈條”,圍繞上下游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培育了以上汽、宇通、海馬、東風日產、比亞迪等7家為代表的整車生產企業,逐步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發展沃土,歡迎德國零部件企業與鄭州圍繞汽車產業鏈開展合作。
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王振利在致辭中表示,河南著力打造萬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了從零部件到整車生產的完整產業鏈條,鄭州城市群獲批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智能網聯汽車由研發測試進入示范應用階段,率先實現自動駕駛巴士開放道路運營。未來,將在產業規模、企業創新、產業生態等方面不斷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期待在此過程中與德方企業開展系列務實合作。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BWA)主席米夏埃爾?舒曼在視頻致辭中認為,德方團組到訪中國為中德兩國經濟往來做出了貢獻,相對于風險而言,更應該看到兩國經濟合作中的機遇。在汽車產業合作方面,中國在電動汽車方面取得的進步,一方面對于德方企業意味著競爭,另一方面更為德國電動汽車市場帶來了活力,與中國企業合作將有利于促進德國經濟增長。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局長劉殿勛在致辭中講到,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低碳化加速融合,為汽車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中國一直秉持開放、合作、共贏原則,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目前汽車行業已經全部取消外資股比限制。與此同時,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各類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支持與保障。本次活動通過“會客廳”這種全新的模式,目的在于將鄭州汽車產業鏈上的優質資源與德方企業資源匯聚在一起,促進雙方務實交流與對接,進一步發掘中德汽車合作新亮點。
隨后,德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杜登霍夫教授作“汽車產業宏觀發展環境與產業趨勢”主題演講,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馬志峰作招商推介。
在會客廳環節,項目路演、展覽展示、對接洽談、政策咨詢四個板塊同時進行,上海汽車鄭州分公司、比亞迪、鄭州日產、海馬汽車、福耀玻璃、智能網聯新能源、深瀾動力、優尼沖壓、比克電池等20家本地企業進行了展覽展示;鄭州經開區、德方團組代表Kepmten大學自動駕駛示范區、工業涂料領域AIM Systems公司、弗朗霍夫IZFP研究所、MQS 汽車技術有限公司、Aimtec GmbH自動化生產公司、IBBF / KOMBIH企業經濟研究所、薩爾州技術與經濟大學HTW Saar等進行了項目路演;在對接洽談區,雙方企業在前期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展開了進一步全面深入的交流。
20日上午,德方團組還參觀了上汽鄭州分公司、深瀾動力、海馬新能源汽車(智行盒子),參觀活動氣氛熱烈,鄭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給德方團組留下了深刻印象。